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的导入法(一)

浅谈高中数学课的导入法(一)

详细内容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序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一个精彩的“课题导入”。“灵巧的导入”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智慧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犹如一杯醇香的清茶,点点滴滴沁入学生心田,让他们迅速进人课堂教学状态。使他们的思维处于高度积极主动状态,这对于提高整节课的课堂效率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千万不可小视。精彩的导入不仅能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数学课堂需要有特色的导入。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十几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讲等比数列的性质时的推导可以先回顾等差数列的性质,通过类比可得其性质。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复习旧知识来导入新课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递进。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类比导入法
在有些课题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类似时,可运用类比法提出新课内容,促使知识的迁移,比旧出新,自然过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更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数学考试中类比题型屡见不鲜,通过平时此类练习也会较好地提高学生在习题中的推理能力。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记的更清。
四、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椭圆的几何性质习题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高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在复习函数的值域和最值时是否可以直接代入,举两个例题一个可以直接代入另一个不可以直接代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求值域的常用方法。现在我们就探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