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

详细内容

初中物理教学立足于学生认知的主动建构,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1、有利于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在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时,必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活动。这个过程,是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思维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往往能反映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存在的思维误区,这就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时的困惑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提供帮助。
2、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物理知识,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有利于发展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获取更多知识、培养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强势智慧,大胆想象,发展逆向思维的能力,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