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应对改革浪潮,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改革的宗旨,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添彩,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领域都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多媒体技术;新教材。
目前中学教学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有两条改革线索:一是语文教材的改革,即语文教材的不断翻新,这是语文教学改革最核心所在。二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即如何将多媒体技术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信息技术革命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改革大潮,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来应对这两股改革浪潮,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改革的宗旨,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添彩,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根据国家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新教材,新教材中的选文不拘一格,以前都是名家名篇,或是过于注重政治的文章,或是过于注重文学的文章,而新教材中选了很多读起来上口,内容有趣,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新教材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思想,让师生耳目一新。综合性学习把游戏的魅力融合到学习中,不断地吸引着学生去深入探索。这种开放的教材和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锻炼,课堂充满了情趣。
新教材选编的课文,使语文课堂可以突破教室的方寸之地,网络、阅览室、书报媒体,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堂,促使学生主动使用图书、网络资料,把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推出恰逢信息技术高歌走进课堂教学之时,所以不管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大势所趋,往往谈到新教材就离不开多媒体教学。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领域都关注的问题。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乐观,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并不能自动代替传统的自然的教学形式,正像发明了电影时"班级上课形式将被代替"的想法让现代人感到天真一样,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媒体技术也不是万能的。语文教学是人文化程度很高的语言能力学习形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更贴近、突出语言的本质,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和领会学习的内容。所以,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
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1、语文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尽量降低"机械化"。
新教材更体现人性的关怀,注重人际的沟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语文课堂更需要老师的个性,让良好的气氛感染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而在课堂中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就会削弱教师的魅力。打个比方来说,语文教学应该是"中餐式"的,而被多媒体所取代的课堂变成了"西餐式"的。做中餐如果过多的依赖于程式化的、机械式的手段就不会是地道的中餐了。尽管使用同样的材料但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中餐味道不同,而不像西餐的麦当劳,由于是使用同样的机器和程序做出来的,使得世界各地的麦当劳都是同一个味道。培养学生不能使用程序化的、机械化的自动化生产的方式,而是要突出个人魅力。尽管在新教材中体现了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知识的思想,但并不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很多课文,特别是经典散文,需要我们去慢慢咀嚼、品味,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获取知识,提高语文修养,不宜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