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平分生命(一)

平分生命(一)

详细内容

一、题解:《平分生命》是2002年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此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二、高分探奥:本文高分点有三处,拟题,立意和结构。
(一)拟题。作者将文章中所用到的一则故事的标题《平分生命》直接作为文章的题目,将读者带入故事的境界,同时,体现作者观点,标题点明文章主旨。
(二)立意。作者直接针对现代生活中日益麻木的人的心灵,呼唤真诚,呼唤爱。让读者在文字的背后反思自己的灵魂。我本人认为该文章的思想性和文章中闪烁的人性的光辉事实本文获得高分的关键所在。
(三)结构。串珠式的文章结构使文章浑然一体。线索清晰,并有丰富的材料如珍珠般闪耀其间,绚丽非凡。
三、[正文]
生活中充满了想象与奇特,也充满了困惑与无奈,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也曾彷徨过,但最终,我懂得了无论如何,要聆听心灵的声音。
看过一篇这样的故事:相依为命的兄妹俩,妹妹因病入院,必须输血,否则会死亡,而医院恰巧没有这种血液。医生便问哥哥敢不敢输血,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慎重地点了头,输完血,他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医生本想嘲笑他的无知,转而却被深深地震惊了:他做出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决定啊。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年时,他万分高兴地重新捋起袖子:“那把我的血输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多么善良而又可爱的男孩啊!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个能如此轻易地说出口,我被彻底地感动了,以至于每次重翻这篇文章,我仍忍不住地眼眶微热。
生死的抉择,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但是无论什么样的选择,或大或小,或难或易,我们都不能轻率地草草了事。世上没有后悔药,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我们需要本着一颗善良、正直、诚实的心,来作出回答。荷尔德林曾说:大地可有一种尺度?绝无!万事应问心无愧,经得起心灵的考验。“生死权”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理想高于现实,当高高在上的理想与生活的实际发生矛盾时,我们往往需要来一次痛苦的选择。“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前人早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不朽的榜样。现实是残酷的,它不近人情,不理会你那美丽的理想。但我们不能就此而退缩,首先应战胜自己,这只是生活出给我们的一个难题而已。我总认为,抱着一颗充满爱的心,真诚地对待一切,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么,什么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那英在她的歌中深情地唱道:我不是天使。
哈利・波特也不会骑着他的魔扫帚出现在城市的空中。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中的平凡一员。所以,请不要害怕。面对各种选择,想想平分生命的故事,聆听我们自己心灵的声音就好。
四、高分点笔法品鉴。
(一)拟题。生活中,我们常常被一些事件、细节或文章感动,也常常在这种感动中体会生活的美好和人心的善良。《平分生命》说的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作者把这个故事作为文章的论据,同时,用故事的题目直接作为自己文章的题目。这样,将读者的心就固定在故事的情节上,在文章还没有开始之前就有了一个感情的铺垫,让读者的心情进入了一种境界。我想,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既省去了自己拟题的苦恼,同时,也点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对待生命的态度,该如何去选择,答案已经出来了。下面就是那个《平分生命》的故事,引用下来供大家欣赏。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