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主体间性教育视域中的体育教学(一)

主体间性教育视域中的体育教学(一)

详细内容

摘要: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是主体教育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既深化了人们关于教育本质和教育过程的认识,也丰富了教育理念,这是当前主体性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态势,在体育教学中,主体间性也成为研究主体性教育的新领域。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体育教学
  Abstract: Between the main body educates the theory is the main body education theory deepe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also deepened the people about the education essence and the education process understanding, also has enriched the education idea, in the sports teaching, between the main body the nature also bees the research main body education the new domain.
  Key words: between main body nature; education idea; sports teaching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把关注的目光投射于师生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深刻地认识了师生间的交互关系,也就深刻认识了教育的本质。同时,这一理论应用于体育教学当中,更能准确地把握师生间的相互关系,也就准确把握了体育教学的活动过程,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1主体间性教育的概念
  
  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中,把现代教育过程看成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是一个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过程。主体间性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首先我们要分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是主体性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之上的,并以之为理论基础,两者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包括自然和作为客体的人)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等个体特征;而主体间性则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等集体特征。主体性生成于对象化活动,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
  
  2主体性教育的特征
  
  要将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使其能很好的为体育教学服务,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和阻碍,就要了解主体性教育的特征:
  (1)人本性。师生的交往活动必须从人的自身发展出发,因为交往的主体是人,必须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生命。
  (2)平等性。每一个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交往者都有平等交往的权利和机会,都有表达意愿、感受、想法的机会,都必须有做出判断、劝告、解释以及向辩护挑战的机会。
  (3)交互性。这是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关键点,也是提出师生间以对话的形式交流思想、观念意见、知识等方面的手段,教育双方能互相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
  (4)主动性。教育活动中,作为交往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应积极主动的与对方进行交往,特别是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更应主动引导、启发、鼓励、激励学生更多的进行主体间的交往,以便能扩大主体间的互相了解和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并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3主体间性教育视域中的体育教学
  
  3.1加强体育教学的个性教育
  主体间性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充分尊重生命的权利,尊重人的个性,所以在体育教学当中也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处于青年时期的各类在校的学生,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立性都非常强,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个人的做事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个性化的体育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恰当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让年轻人散发应有的体育魅力。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并且根据学生的个性来进行教学,在不与学生个性冲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在学生选修体育课的时候给予指导,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而不是一味的跟风,不考虑自己的自身情况。因为现在很多学生在体育课选项的时候,只是随大流选课,而没有真正的考虑到自己的个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情况,尊重学生个人爱好,发挥他们的长处,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达到教与学的融洽。
  3.2体育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是平等的
  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中,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处于主动地位的也是教师,运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去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性的发挥,因为不平等的教育就会压制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也要使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智慧和能力。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要塑造一种外在的占有式主体,而且也要生成一种人性丰富的健康之人,而这正是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丰富与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倡导主体间性是对占有式主体性教学的一种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