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初步探索(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结合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特点,从学生观代写论文出发,在对自我发展的教育环境、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策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让学生自主小结,重视导行,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观念内化和行为外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自主学习 教学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是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杜威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通过做而学。”习惯于教师指挥棒下被动学习的学生,是没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情感的。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自我发展教育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问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目前广大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策略
1.巧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课改后的中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 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自主学习的本质是教育中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其心智结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提出一个令人疑惑的事件为开端令学生产生疑惑,进而想去解决它。教师可利用这种内在的探究渴望,激发学生对探究对象的兴趣和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