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导学案编写(一)
详细内容
在通往高效课堂的道路上,导学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学生攀登知识山峰的路线图,是学生漫游知识海洋的方向盘,它也是我们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寻知识宝藏的最重要的抓手。我们必须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寻找和探求其中的方法和规律。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一点浅显的认识。
一、基本原则
导学案应是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做到比较轻松的进行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必须做到知识层次化,知识问题化。缺乏这两点,就会成为习题集。
二、指导思想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学生的学习层次参差不齐,要立足于中下等基础的学生水平,要有比较明确的引导,要尽量多设台阶,阶差尽量缩小,要给学生指出学习的方向,要体现知识提升的过程,要在学生的最近知识能力发展区设计问题。备好学生是书写导学案如何设计问题探究的层次、探究引导的路子、范例点拨的层次和目标检测选题的基础和关键。即教给谁学、如何去学的引领;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2.知识层次化。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各层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能够达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这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标要求紧密相关。要下力气研究。
3.知识问题化。每一部分探究或学习的主题一旦确定,就要精心设计问题,使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学案引领下,学生知道怎样借助外力,在何处寻求到帮助,完成每一个小问题,从而达到整体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问题要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必须知道怎样填、填什么。
三、具体要求
1.学习目标务必具体,建议用词“记住、弄清、会等”,尽量回避难以把握的要求,如“了解、理解、掌握等”。
2.重点难点是对教材知识的把握。所谓重点,就是通过学习必须学会的知识、方法,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什么是不好理解的,难以学到手的。
3.学法指导是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及教学要求,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比较能够弄明白概念、学会某种技能技巧的方法,这是学案最不好写的一部分。可以体现教师的素养、教学的经验。
4.知识链接指学习新课需要的准备知识、工具,也可能是这部分知识与另一部分的链接,一般不要向后续发展的方向链接。本栏根据内容可以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