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一)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 :目前高师钢琴教学需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钢琴方面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编选适合的教材,采取恰当的措施,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

关 键 词 :钢琴教改 观念 教法

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而音乐教育则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之一。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中小学的音乐课属于基础课,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会弹奏钢琴是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这种必备能力在现在的情况下该怎样要求,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这些要求。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为高师的钢琴教师,需要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钢琴方面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知识,当前高师钢琴教学症结何在。在此基础上,编选适合的教材,采取恰当的措施,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笔者认为,在当前从观念和教法上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突出“师范性”,走出钢琴教学专业化的桎梏

高师音乐教学应突出“师范性”的口号已经提出来很久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仍把技能、技艺的传授放在第一位,评价教师的业绩和学生的水平往往只看重教材的难度和学生技巧的娴熟。把学生当成演奏家来培养,偏离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是一些实行分科选修的学校更为突出。选声乐者不摸钢琴,一心想当歌唱明星,选钢琴者不再练声,努力争做钢琴家,以至于学生毕业后分到中小学校,只具备单一素质。这样教师的教学很不得法,很不得力,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需要,不受学生的欢迎。事实证明,现在的高师音乐系的钢琴教学必须冲出旧的桎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来迎接基础课的改革浪潮,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

以学生发展为主,不再围着教材转

教师照着钢琴教材上课,学生照着钢琴教材学习,师生围绕着钢琴教材这个中心转。教师的一切工作,学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完成教材任务,这是以教材为中心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以教师为中心时,学生围着老师转,一切由老师说了算,课堂里没有民主气氛,教师说怎样弹就怎样弹。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有的老师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布置一些高、难、尖的曲目,让学生弹奏,以显示教学水平的高超。学生学习起来就非常吃力,又不能适应将来教学的需要。这些以“教材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做法,都是与现代教育思想不相符的。因此,在钢琴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不能只考虑培养少数尖子生,而放弃大多数的普通学生。

加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学生在处理乐曲、表现乐曲时必须首先要分析作品。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探索能力,加深对乐曲的理解,生动、形象地表现乐曲。特别是将来做音乐教师更应具备分析能力,否则怎样给学生讲解钢琴作品呢?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时,教师不要搞包办代替,应由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图书馆、网上)、调查、访问、欣赏、讨论、比较相同的、类似的钢琴作品。剖析作品的时代背景、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作曲手法、风格特点、流派等。通过推理、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最后得出分析结论。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起到指导和推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