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论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探究与物理语言表达能力(一)

论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探究与物理语言表达能力(一)

详细内容

摘要:物理探究是新课程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师生互为主体;师生互动中,物理语言表达能力是实施物理探究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物理探究 语言表达 师生互动 互为主体
  
   在新一轮的物理基础课程改革中,要大力倡导实施“物理探究教学”。许多物理教师对为何以及如何开展物理探究教学存在着一些困惑。本文从物理探究教学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物理探究教学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科学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学活动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接受的过程,而且是重视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过程。实践证明,物理探究教学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传统的教学由于缺乏对学生这两方面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是看科学、听科学,而不是做科学。学生由于对科学知识的来源缺乏了解,把科学知识看得很神圣,不敢怀疑,导致学生缺乏科学创新的能力。
  二、物理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理念是物理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础。改革目标之一:改革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他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困惑的问题的时,要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三、在实施物理探究教学中,师生互为主体,注重物理语言表达能力
  物理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实际上,物理探究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导下的发现过程。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在物理探究中要以“师生互为主体”为中心,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从探究中学会学习。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探究,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在此过程中,老师语言的设计,学生如何组织物理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下面从以下环节的实施对物理探究教学加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