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一)
详细内容
【摘要】《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代写论文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表达能力作为前提。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做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表达能力
目前,新课改要求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并积极提倡探究、交流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从课堂实施的情况来看,往往会出现一种怪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往往只是用一、两个字、词或公式,干巴巴地回答,表达不通畅;书面表达也是不注意条理,写得乱,写得糊涂,并且总是不能紧扣题目本身,不但缺乏了最起码的完整性,更谈不上应有的条理性和内容的准确性;从中考试卷的变化趋势来看,学生对题目的阅读理解和灵活应用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要求学生能对已给的条件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但是许多学生都不能读懂题目,不能把一些应用性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
另外,在国外,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他们认为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是个人寻求发展机会的重要条件,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所谓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它几乎就是数学学科的能力的综合和体现。数学语言的表达,对学生而言也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反映,现在的新课程下的数学教育已经不同以往,它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更贴切我们的生活,但不少的学生仍然一味的认为数学就是算,就是公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被动,只是一味麻木的应用老师讲的方法和死题型。一旦改变,学生会束手无策,因此时常出现只要老师把题目讲解一下,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已经会的数学知识来接替,也就是说,学生不会把和实际相结合的联系抽象转化成我们平时的纯数学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和语言,是一种文化。作为文化和语言,就要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传播,表达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表达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表达能力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意识。除具有自然语言表达能力外,而且更要具有运用数学语言(文字和口头)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即会读数学,会写数学,会说数学,抓住精确的数学语言与用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仍应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争取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表达。大胆的给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他思考、解题过程的机会,故意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发挥,让学生畅所欲言。本人在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注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教师自身观念的改变
曾经有学生在课后对我这样说到:“其实并不是我们不想把答案说完整、说具体、说准确,也不是自己不会说或说不清楚,而是不少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心答案和数学性的词语,当我们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刚站起来只说了内容的一部分(纯答案),或者即使因为不会而只能回答出答案的一部分的时候,教师为了赶课堂进度和时间,马上就会挥挥手示意学生: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正确的……”然后教师自己就会帮学生完成其实学生完全知道的标准答案。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的积极性。不少的学生都会在今后的回答问题中,一般只会说答案中教师感兴趣的一部分,对于答案的剩余部分,学生知道老师会为自己作补充的,说不说都无所谓。更让我惊讶的是还有学生说:“其实我们知道正确的语言叙述,但有时候不高兴,嘴上回答的和心里想的都不一样,但自己在做题目的时候就会按照正确的思路去表达。”我忙追问为什么?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哑口无言:一般情况下,老师只要听到我们说的答案的几个关键字、词就行了,老师喜欢并愿意听到他们自己归纳出来的答案……
因此,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肯定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不断克服表达意识上的认识偏差。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认识不到位,只追求答案、结果正确就行,对学生的书写、表达或其他语言叙述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学生成了“答题机器”,忽视了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彻底剥夺了学生展示、表达数学的权利和机会。直接妨碍了学生智力继续、全面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受教育者一生的创造性发挥。这在无形之中就误导了学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本来想体现的以学生为体的教学理念。
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首先做到:
①让学生清楚的用语言表达数学的解题程序;
②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的叙述解题的思考过程;
③让学生提高说理能力,清楚表达解题思路,从而掌握综合思维能力。
教师的表达意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表达意识,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从教师自己做起,确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