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三境界(一)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三境界(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怎样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对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发展、完善学生人格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境界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实践发现,小学音乐教师要做到以下三个境界的提升:语言和乐感的结合,内容和表演的结合,兴趣与情感的结合。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成长,在快乐中成才。
  【关键词】音乐教育 小学生 心理学
  
  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把“数字、字母、音符”比作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三把钥匙。儿童恰恰又是这座智慧宝库的源泉,音符则是其中的一把钥匙。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音乐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必要。
  结合所学专业,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习,我发现从心理学和音乐教育的角度去组织教学,会让学生更加愿意和喜欢学习音乐,能够更快更全面的开启这座智慧的宝库。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种境界的提升,就能更好地运用音符这把钥匙。
  第一种境界:语言的发展――乐感的增强。
  素质教育的目的,一是教授知识,二是训练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既然是教授知识就希望儿童在一定的环境、能力、兴趣的综合条件下,多学习语言,多增强数的知识,进而习得更多常识性的知识,从而能为以后参加社会活动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综合考虑最基础的“语言”的发展。
  当我了解到语文课本中有《妈妈的爱》这篇文章时,经过用心研究和设计并与语文教研组取得了共识,采取了音乐中有语文,语文中有音乐的教学模式。设计出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教学方案。《妈妈的爱》主要是表达了妈妈为抚育子女成才付出的艰辛,启发我们要爱我们的妈妈,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在体味课文寓意的基础上,带着感恩的心去演唱歌曲。通过练习,学生的乐感得到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而且伦理道德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语言的发展和乐感的增强这种境界的把握,要注意年龄的差异。低年龄组的学生,音乐教学要侧重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概括,记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高年龄组的学生,音乐教学就应在语言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训练其空间知觉、观察、组织、动手能力。歌唱大海,会想到水域广阔深奥、水色蔚蓝无边;唱响春天,会看见春暖花开、季节更迭、有播种才有收获的喜悦;高唱祖国,浮现的便是祖国的繁荣昌盛,并能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奋斗不息。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以完整的、活动的观点来看待整个教学过程,以综合的观点改进教学过程”。这也许就是这个境界的一个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