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肝纤维化中药疗法的研究进展(一)

肝纤维化中药疗法的研究进展(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药疗法

  近年来,肝纤维化及其并发症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日益受到重视。既有数量惊人的肝炎后肝纤维化问题,也有生活水平提高后产生的酒精性肝纤维化问题,还有传统的血吸虫病卷土重来造成的肝纤维化问题。肝纤维化的形成以细胞外基质增加为特征,其实质是由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胶原在肝内过量沉积所致,血清学上表现为HA,PCIII等水平升高。临床上可见患者肝脾肿大、面红、蜘蛛痣、肝掌、面色晦黯及舌质青紫或有瘀斑;在祖国医学属于胁痛、积聚或臌胀等范畴。用西药治疗肝纤维化尚未有突破性进展,寻找合适的中药治疗肝纤维化成为近几年来的热点。哪些药能治疗肝纤维化?用药配伍和疗程怎样?各药的疗效如何?这些都需要探索和研究,也是中医中药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作者整理了近几年国内关于肝纤维化的中药疗法相关文献,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1 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中药疗法

  肝炎后肝纤维化在肝纤维化疾病中是最常见的一种,中药疗法的方案也多种多样,有的根据不同个体的不同病期及不同证候,辨证施治给予不同组方;有的一方通用或一方为主辅以成分适当加减;有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这里选择几例简单介绍之。

  1.1 标本兼顾

  辨证施治周信有教授〔1〕在肝炎后肝纤维化治疗上强调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综合运用,整体调节,反对墨守一方一法。他认为肝炎后肝纤维化,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正气亏虚,复感邪毒,内外合因,导致乙肝发生;乙肝迁延不愈,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络阻塞,导致血淤肝硬,引起臌胀和症积。而胁下症积、瘀血不行又可阻碍气机,导致新血不生,成为促进气血虚损的因素,如此则形成“虚”与“淤”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特点。在肝功能代偿期,辨证为肝郁脾虚和肝郁血瘀,治疗上既要采用活血祛瘀,也要疏肝理气及健脾益气。处方:虎杖、茵陈、板蓝根、半枝莲、仙茅、仙鹤草、淫羊藿、党参、白术、黄芪、赤芍、皮参、莪术、鳖甲、枳实各20 g,制附片、砂仁各9 g。水煎2次和均分3次口服。1剂/d。另以三七粉早晚分吞。守方服药1年。在肝功能失代偿期,周老辨证为脾肾阳虚和虚症积两型。采用攻补兼施的原则,予以培补脾肾、祛瘀化症、利水消肿之法。处方:仙茅、淫羊藿、党参、白术、黄芪、女贞子各20 g,制附片15 g、赤芍、皮参、莪术、延胡索各20 g,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大腹皮、益母草、枳实各20 g,炙鳖甲30 g。水煎2次和均分3次口服。1剂/d。另配以生水蛭粉、三七粉各5 g早晚分吞。守方服药1年2月。附经验举隅说明疗效。张琪教授〔2〕则采用抑木扶土,消疸解毒;峻剂逐水,攻补兼施,专方专治。在肝病早期则清热利湿退黄,疏肝柔肝,益气健脾,以四苓散加参芪苓术等方药加减:苍术15 g,茵陈50 g,白蔻仁15 g,石菖蒲15 g,藿香15 g,芦根30 g,紫苏15 g,陈皮15 g,黄连10 g,板蓝根15 g,砂仁15 g,蒲公英20 g,金银花30 g,大腹皮15 g,甘草10 g,1剂/d,7 d后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处方加减。在肝硬化重症腹水期,中西医多方医治无效者,往往用大黄、甘遂等峻烈迅猛之药,配以枳实、厚朴、三棱、莪术、槟榔、牵牛子之类,实践证明,效果满意。

  1.2 一方通用或一方为主

  辅以适当加减陈立新〔3〕自拟强复丸(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羚羊角粉、黄芪、白术、赤芍、丹皮、郁金、土鳖虫、三七参、桃仁、龟版、鳖甲、莪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176例,连续服药9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B超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治疗组总体疗效达92.61%,与对照组(苦草甜素片及丹参片组)比较,有显著意义。扈晓宇等〔4〕用灵甲柔肝方(仙灵脾、炙鳖甲、紫丹参、苦参组成)为主,肝肾阴虚明显者,加黄精、枸杞子、女贞子;肝肾阳虚明显者,加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伴肝胆湿热明显者,加虎杖、白花蛇舌草;有腹水者,加大腹皮、汉防己;湿热伤阴明显者,加石斛、沙参。1剂/d水煎并均分3次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43 位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达88.37%。徐海洪〔5〕用软肝丸(白术、黄芪、丹参、炙鳖甲、桃仁、土鳖虫、白芍、生牡蛎、虎杖、半枝莲)为主药。另用茵陈、陈皮等量加大枣、生姜少许煎水服。有明显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者,分别选用四逆散、平胃散、茵陈四苓散、一贯煎、肾气丸等煎水送服。疗程3个月。观察5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B超指标改变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李鸿晟〔6〕

  运用黄芪注射液及西医一般护肝疗法,对50例患者进行了为期30 d的治疗,其方法是:休息,饮食控制。维生素C 2.5 g,肌苷0.4 g 加入极化液(GIK)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40 ml 加入250 ml 糖或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共30 d。也取得了满意效果。钱梅艳等〔7〕采用西医护肝、补充白蛋白、抗感染、限制水钠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行气化瘀通络方,治疗肝炎后肝硬化6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及B超指标的改变情况,该法总体疗效达91.7%。行气化淤通络方组方:鳖甲、土鳖虫、鸡内金、青皮、陈皮、龟版各15 g,穿山甲20 g,生牡蛎、丹参各30 g,当归、枳壳、党参各12 g。加减:如胁痛重者,加郁金、川楝子;心烦急躁,口干口苦,加黄连、栀子、龙胆草;如伴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纳差加焦三仙、莱菔子。1剂/d水煎服,连续服药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