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一)

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失败原因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也是抢救重危患者的一项重要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作为护士应熟练掌握。但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往往低于其他科的患者。如何提高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确保治疗方案顺利实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现介绍如下。?
  1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
  1.1 主观原因?
  1.1.1 静脉穿刺操作技术不熟练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口服给药、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康复训练为主,静脉输液患者较少,护士静脉穿刺的机会较少,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
  1.1.2 紧张、恐惧心理 主要表现为刚毕业或初到精神科工作的护士,一方面对静脉穿刺的方法、要领掌握不牢,缺乏临床实践;另一方面没有掌握精神病专科护理知识,不懂得如何与患者接触、交流,对患者的异常行为不理解,害怕被患者攻击,造成心理压力。 ?
  1.1.3 工作责任心不强 表现为缺乏保护血管的意识,不遵守选择血管的原则;拔针后未帮助患者按压穿刺部位或按压时间不够,导致皮下组织瘀血,影响下次静脉穿刺。?
  1.1.4 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 如选择在皮肤有破溃、硬结、包块、感染、皮肤病、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窦处、血管硬化、血管呈条索状的部位穿刺。?
  1.1.5 进针角度不当 进针角度的大小与进针深度要适宜,进针角度过大或进针过深易穿破血管壁;进针角度过小或进针过浅,针头不易进入血管[1]。?
  1.1.6 不能准确判断针头是否在血管内 对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往往看不到回血,护士不能准确判断穿刺是否成功,因此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而造成针头堵塞。?
  1.2 客观原因?
  1.2.1 精神病患者的血管状况?
  1.2.1.1 严重腹泻、呕吐、休克、心力衰竭所致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静脉不充盈,致使血管看不清楚。?
  1.2.1.2 老年精神病患者血管硬化,营养不良、极度消瘦患者,其静脉细,管壁弹性差,静脉呈条索状,易滑动。?
  1.2.1.3 心、肝、肾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水肿患者,静脉虽充盈,但血管壁薄、通透性高;血管周围组织水肿,致使血管不易暴露。?
  1.2.1.4 精神科住院患者多属慢性精神病,住院时间较长,活动量小,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可使体质量增加,食欲增强,进食量增多,使部分患者体质量超重或产生肥胖,导致血管细、位置深,看不清楚。?
  1.2.2 精神病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与不合作 某些精神病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存在幻觉、被害妄想等症状,把护士对他的治疗行为视为迫害行为;部分精神病患者由于缺乏自知力,否认有病,拒绝治疗或治疗中不合作,甚至对护士采取暴力行为。?
  1.2.3 穿刺针选择不当 要依据被穿刺血管的大小选择穿刺针的型号,选择不当将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2 对策?
  2.1 提高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 首先科室组织护士加强技术练兵,掌握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其次分批选派护士到内科学习锻炼,多操作、实践、总结经验。?
  2.2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专科理论知识水平 对刚毕业的护士,要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首先从理论上熟悉操作程序,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指导操作;对新到本科室工作的护士,安排有教学经验的护士带教;其次熟悉环境、各班工作职责及流程、专科护理常规,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学会如何与患者接触、沟通。当护士克服了紧张、恐惧心理后,才能安排其单独值班。?
  2.3 增强工作责任心 精神科患者没有陪伴,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主动关心患者,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如:给患者喂水、喂饭、协助患者大小便。输液完毕拔针后帮助患者按压穿刺部位皮肤,不可交待患者自己按压,要教会低年资护士拔针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2.4 选择恰当的穿刺部位 选择穿刺部位应遵循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原则,注意保护血管。选择血管直、方便固定、不易滑动的部位,避免在皮肤有破溃、硬结、包块、感染、皮肤病、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窦处、血管硬化、血管呈条索状的部位穿刺。?
  2.5 选择恰当的进针角度 一般患者进针角度为20°,对血管表浅且细小的高龄患者,进针角度可适当增大至35°;对血管壁厚、血管硬化、易滑动的老年患者及肥胖患者,进针角度可增大至40°。根据不同患者选择适当的进针角度,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