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与复方益康唑霜联合治疗痤疮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临床观察丹参酮与复方益康唑霜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有典型痤疮皮损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丹参酮与复方益康唑霜)组:给予口服丹参酮每日3次,每次5粒;复方益康唑霜外涂患处每日2次。对照(红霉素与复方益康唑霜)组:给予口服红霉素每日4次,每次0.25g;复方益康唑霜外涂患处每日2次。丹参酮、红霉素均每隔2周服药次数递减1次,总疗程6周,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66例(77.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显效28例(35.0%),总有效率57.5%。两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显效率(χ2=39.83,P<0.01);总有效率(χ2=22.23,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痤疮的发病主要是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和阻塞、痤疮丙酸杆菌的异常增生及宿主的炎症反应所致。而丹参酮的抗雄性激素及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物作用,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 丹参酮; 痤疮; 治疗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内分泌、皮脂、毛囊内微生物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1〕。目前对此尚无满意疗法,为此笔者选用了丹参酮与复方益康唑霜联合治疗痤疮,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有典型痤疮皮损的患者160例,其中男104例,女56例;年龄15~26岁;病史平均2.5年。所有患者1个月内未服可能影响痤疮治疗的内服药,半个月内未用治疗痤疮的外用药。
1.2 治疗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治疗(丹参酮与复方益康唑霜)组:给予口服丹参酮(河北希力药业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I302011)每日3次,每次5粒(每粒含丹参提取物0.25g);复方益康唑霜外涂患处每日2次。对照(红霉素与复方益康唑霜)组:给予口服红霉素每日4次,每次0.25g;复方益康唑霜外涂患处每日2次。丹参酮、红霉素均每隔2周服药次数递减1次,总疗程6周。全部患者在服药期间不用其他药物。
1.3 皮疹分类计数 每次就诊分别记数面部黑头、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
1.4 疗效判定 痊愈:痤疮皮损全部消退;显效:皮损消退75%以上,偶有个别新奇的皮疹;有效:皮损消退50%~70%,新起的皮疹少于10个;无效:皮损消退少于50%或无明显好转。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差异有显著性:显效率(χ2=39.83,P<0.01);总有效率(χ2=22.23,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痤疮各种皮损的疗效不同,对炎症性丘疹及脓疱的疗效最好,对黑头粉刺及囊肿的疗效较差。表1 两种方法治疗痤疮的疗效比较 例(略)
2.2 副作用 丹参酮组有12例出现口干、皮肤干燥,3例出现胃部灼热、腹胀的胃肠症状,均能耐受,停药后迅速消失。经询问20例妇女月经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红霉素组15例有恶心、胃部不适,食欲减退,但均能耐受。
2.3 随访 丹参酮组痊愈36例,随访20例半年内未复发者17例,3例分别在2~4个月复发,但皮疹较前轻,再治疗仍有效。红霉素组痊愈18例,13例在停药治疗后1~2个月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