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证与恶寒发热关系的观察和探讨(一)
详细内容
作者:唐亚平 侯恩存 赵旭斌 戴芳
【摘要】 目的探讨表证与恶寒发热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表证的患者观察其寒热的情况。结果在123例表证患者中,出现恶寒发热并见的有49例(39.84%),只出现恶寒的有42例(34.15%),只出现发热的有17例(13.82%),无明显寒热者15例(12.20%)。结论恶寒发热并见尽管对表证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不是表证的必有症状,相当大一部分表证的患者中不会出现恶寒发热并见的表现;恶寒比发热在表证的诊断中更为重要,但恶寒也不是表证必有之症。
【关键词】 表证 恶寒发热 恶寒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主外感表证”,这已为历代中医学家所共识。全国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说,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人体的初期阶段,正气抗邪于肤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1〕。可见表证与恶寒发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恶寒发热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然而恶寒发热是不是表证的必有症状,表证患者中恶寒发热出现的几率有多大,恶寒发热对于表证的诊断到底有多大意义,这些问题尚未见到报道,因此我们对此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观察对象123例,均为2006-10~2007-02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表证患者及广西中医学院的本专科学生、教职工、教职工家属中未去医院就诊但确诊为表证的患者,其中男66例,女57例。由于表证病情轻浅,相当一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不会去医院就诊,因此为了更全面地收集临床资料,以准确观察表证与恶寒发热的关系,我们从未在医院就诊的人中收集了一部分病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依据全国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所列的表证诊断标准〔1〕。
1.2.2 观察方法用中医四诊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辨证,对确诊为表证的患者观察各种寒热症状在表证中出现的情况。
2 结果
在123例表证患者中,出现恶寒发热并见的有49例,占患者总数的39.84%;只出现恶寒的有42例,占患者总数的34.15%;只出现发热的有17例,占患者总数的13.82%;无明显恶寒、发热表现的15例,占患者总数的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