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残留物的超声诊断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在宫内组织残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56例经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宫内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结果与刮宫术后及病理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2.9%,误诊率为3.8%,漏诊率为0.6%。结论 超声检查不仅可提供宫内组织残留诊断的有力依据,还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确切的部位及在超声引导下行刮宫术。
【关键词】 宫内组织残留;超声检查
现今无痛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在妇产科临床广泛应用,虽然成功率为80%,但仍存在20%左右的不全流产,导致宫腔内组织残留时有发生。笔者自2005年5月~2006年6月共检查了156例临床怀疑宫内组织残留者,对此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6例,年龄21~46岁,平均38.3岁;人工流产65例,药物流产84例,自然流产5例,中孕引产2例;术后2周以上,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94例,下腹部持续性疼痛62例。
1.2 方法 采用ATLULTRAMARK-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平卧位经腹扫查,仔细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宫内情况及双侧附件区有无包块,认真测量各径线。
2 结果
本组156例中,148例超声提示宫内组织残留,8例超声提示未见组织残留。临床对148例超声提示宫内组织残留者均进行清宫处理,并将刮出物送病检,有145例与B超诊断相符,另外3例未刮出绒毛组织。8例超声未提示组织残留者中,有3例宫腔内见液性暗区,未见异常团块,考虑为积血,有1例宫腔线毛糙,边缘较模糊,考虑为内膜炎,这4例未做清宫处理,临床进行相应对症处理治疗后复查B超,宫腔内未见异常。另外有3例宫腔内见低回声团,边界清楚,考虑为浆膜下肌瘤或息肉,还有1例宫腔内未发现异常,这4例患者经B超检查后,仍有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行清宫处理后,均现少许绒毛组织。
本组资料显示,超声结果与刮宫术后及病检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2.9%,误诊率为3.8%,漏诊率为0.6%。
3 讨论
对于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大于2周或者闭经、血β-HCG升高或部分正常的患者,目前普遍认为蜕膜组织、微绒毛缺损或残留是导致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残留物的存在可造成子宫收缩不良、继发感染甚至导致绒癌的发生。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等优点,且能清楚显示宫腔内的情况,成为目前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