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病病因新探――输液的弊端(一)
详细内容
【摘要】 湿温病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湿温病邪可由夏秋时令季节产生,也可由脾胃中焦运化失常,内湿停聚所致。而今,输液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湿温病的一种常见的病因。
【关键词】 湿温病;输液;产生过程;主要症型;方剂
湿温病的致病原因,自古温病学都是以外感湿热之邪为其主要致病之因。产生湿温病邪的季节又都以夏秋季节多见。要发生湿温病又得责之于脾胃中焦运化失常,内湿停聚,内外合邪而致病。如薛生白所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西方医学的介入,输液治疗越来越成为治病的主要手段。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现代人更多地在生病后选择输液治疗。它的优点是:(1)短时间内可注入较大量的药物;(2)取代服药次数多,口感不好,胃肠反应重的汤剂治疗;(3)有效缩短病程;(4)对危重病更是起到逆流挽舟,化险为夷的效果。因此输液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也由此看到输液已经成为中医的湿温病新型的致病因素之一。
何以见知?笔者从医二十余载,从门诊到住院部,历经上万人次,经观察和总结,现向世人昭示这一新型病因是如何导致湿温病的。
大家知道,人处夏秋季节易生湿热,居住潮湿处所易生湿热,多食肥甘厚味易生湿热。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腻滞,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外邪而致的湿热病产生的时间长,发病缓慢,缠绵难愈。输液所用的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无论如何改变,它都是水。作为药物的载体,它在短时间内注入人体,并迅速传遍全身,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但同时它又变成一种水湿病邪,在短时间内侵入人体,使人体很快出现一派湿热病症状。因此输液所产生的湿热病过程较一般外感湿热病过程更短,时间更快,没有那么缠绵,治疗转归也较一般湿热病更快更好。
笔者观察到,在输液治疗中,若用葡萄糖注射液过多,则更易产生湿热。这是因为五行之中甘味入脾,脾位居中焦,过多摄入甘味则健运失司,功能失调,水湿运化失常而致湿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