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养眼之道(一)

养眼之道(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养眼

笔者在对眼科患者近20年的诊治过程中,通过观察了解到有大多数眼疾患者对防范眼睛疾病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酿成眼睛疾患的原因知之甚少,应该怎样去防范、保养自己的眼睛也没有去考虑。就此,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1 爱眼、护眼,提高生命质量

  眼睛,是人的第二生命,心灵的窗口,人身之至宝。它与人的生活、事业及幸福息息相关,必须时时事事珍爱保护我们的双眼,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明亮的双眼,能够洞察五彩缤纷、变化万千的物质世界;失去光明的眼睛只能在一片黑暗的世界中,苦苦思索,拼命挣扎,承受着心灵创伤的无比悲痛。我们只有认识到视觉第一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做好眼睛的防护保养,保持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我们的生命质量才能更高,生活事业更加绚丽多彩,丰富多彩,充满阳光。

2 预防为主,治未病之眼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1〕之说,《黄帝内经・灵枢》、《难经》和《金匮要略》都有“上工治未病” 〔2~4〕的论述,药王孙思邈也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5〕的著名医学观点。现代中医眼科要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结合临床实际,加强预防医学治未病之眼的研究、宣传与应用。导致眼睛病变的病因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内因,大多由于人体自身脏腑功能失调;二是外因,主要是直接侵入眼睛的各种病毒、细菌和异物以及光污染、噪音损害等。人们只有认识了解造成眼睛疾患的内外因素,才能经常自觉地对未病之眼进行保健养护,提高健康双眼的素质,增强免疫和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就可以防范眼睛病变于未然,这是养眼的根本之法。如日常不注重爱护保养预防未病之眼,只是在眼睛已经产生病变时才去治眼,这是眼病医眼的治标之法。

3 怎样养护未病之眼

3.1 协调脏腑 中医眼科把眼睛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五个部分,它们在五脏中分属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肺(主气)、肝(主风)、肾(主水),故又分别称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和水轮,统称五轮,轮属标,脏属本〔6〕。“有诸内者,必行诸外”〔7〕,眼睛病变大多是脏腑功能失调表现在外的一种形式。因此,用以下方法来协调脏腑功能,以养双目。

3.1.1 按摩腹部 (1)上下摩腹。双手掌叠放在上腹部按摩至下腹部,再由下腹部按摩到上腹部,反复上下往返按摩腹部36次。(2)左右旋腹。先用左手掌以逆时针方向,从肚脐开始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反复旋转按摩腹部1周,再用右手掌按顺时针方向,从肚脐开始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旋转按摩腹部1周,反复循环旋摩腹部36周。

3.1.2 按揉脐眼 (1)以左手拇指依逆时针方向按揉脐眼24周;(2)以右手拇指依顺时针方向按揉脐眼24周。脐为十二经之发源地,为先天之本,又为后天之根源。肚脐部血管丰富与脏腑经络相连,统全身的经络联系五脏六腑。坚持早晚对腹部和脐眼的按摩,可以加强胃肠蠕动,运化精气,畅通血脉经络,增强代偿功能,调和脏腑功能,使五脏六腑之精气源源不断地上注于目,使眼睛得到滋养。

3.2 养眼保健操

3.2.1 运睛 (1)双眼近视掌纹(约25 cm),默数36下;(2)双眼遥看远方。双目向上、下、左、右四方轻轻张开及合眼各12次;(3)双眼先向上看再向下看各12次,向左看再向右看各12次;(4)双眼睁眼先以逆时针方向往左转眼一周,反复12次,在按顺时针方向往右旋眼一周,反复12次。

3.2.2 按摩眼周穴位〔8〕 (1)用双手食指分别按摩攒竹穴(眉头内侧凹陷处)24下。(2)用双手中指分别按摩鱼腰穴(瞳孔直上眉中心凹陷处)24下和丝竹空穴(眉梢外侧端凹陷处)24下。(3)按摩眼角睛明穴(目内眦旁0.1寸)。先用左手拇指及食指的指头捏按眼角12下,再用右手拇指及食指的指头捏按眼角12下。(4)用双手食指分别轻按承泣穴(瞳孔直下,眼下眶边缘处)24下。(5)用双手食指中指并拢按摩太阳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36下。(6)用双手拇指按摩翳明穴(乳突穴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凹陷处后1寸)24下。坚持每天早晚作运睛及养眼保健操,可以放松眼体,振奋视觉中枢,疏通眼道经脉气血,增加眼球弹性,提高眼睛素质,对预防及减轻视神经萎缩、远近视、散光、白内障、视网膜黄斑病变等其他眼疾都有较好的作用。

3.3 膳食养眼

3.3.1 合理饮食 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上注养目,目受血能视,肝血虚则视力差,眼干涩。应常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吃鱼能保护视力,可以防止和减轻年龄老化引起的黄斑退行病变,如禽蛋、牛奶、豆浆、花生、豆类食品含丰富的蛋白质,如木耳、蘑菇、海带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如新鲜蔬菜、水果含丰富的维生素等,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磷、钾等,满足人体的需要,特别是胡萝卜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但要用食用油烧制才能促使其溶解于脂肪内,才能被人体吸收,直接营养于眼。因此,要荤素搭配,烹调合理,营养平衡,脏腑得养,能增强眼睛防病能力,消除眼睛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