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计算机理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应用分组协作学习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应用分组协作学习

详细内容

1 何为分组协作式学习所谓分组协作式学习就是通过团队或是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分组是一种组织形式、表现方法和管理手段,对于教学中的分组来说,分组就是将学生分为多个以每个学生为个体组成的团队,而小组是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基础。另外,协作式学习是整个教学方法中的精髓。协作式学习就是小组的成员之间共同配合、协同工作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采取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去,使得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将收集到的资料与小组中的其他人员分享,并且在他们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对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总体概述就是通过对学生的整体进行分组,让他们每个人与自己小组间的人团结、合作,共同去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方法。分组协作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平等性和发展性,使学生能够发挥其主体作用。而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自发性、合作性、高效性、交互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也能使学生在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

2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怎样进行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分组协作式学习必须将每一步都做好,首先要进行分组,然后才能在小组中进行协作式学习,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步骤对分组协作式学习在计算机论文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

2.1 分组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使用分组协作式学习将学生进行分组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基础。然而在分组之前教室应该对班上的学生计算机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然后再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整体的分析,最后就可以根据分析的结论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调查学生计算机的学习情况时可以采用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以及兴趣、运用计算机的一些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等。在了解了基本情况过后,教室就可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将优生与差生交替安排在一组, 并且可以将学习时自制力差的同学和能够自主学习的同学安排在一组,从而使同学们之间相互督促,让自制力差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的督促中学习。我们就以《网络数据库》的学习为例对分组进行说明。在进行《网络数据库》的教学时,教室应该提出教学目标,然后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了解与分析。在了解了学生对《网络数据库》的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及兴趣之后,然后做一个细致的分析,根据分析将学生分为 5~ 6人一组的小组 ,然后每一组都要确定一个组长。组长应该由计算机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较强、善于帮助同学的学生担任。这样才能使得每个组中的差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是很复杂的问题时组长可以帮组其解决。分组是分组协作式学习中基础的一部分,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就是协作式学习,但是在进行协作式学习之前将学生正确的进行分组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分组是整个学习方法进行的关键。另外,分组不要一直固定每个小组的成员以及每个小组的组长。在分组一段时间以后应该对各组以及学生重新进行了解与检测分析,根据再次的了解对各组成员以及组长进行调整,以确保分组的合理性。

2 . 2 协作式学习在小组中的实施正如上面我们说到的,分组协作式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还必须考虑到教学的内容。教师首先应该对一学期的内容做一个分析,再根据上面说的分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是基础,因此只有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之后才能谈协作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协作式学习是伴随着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进行的。教师在教授每一部分的内容时,应该首先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小部分,先将每一个小部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对讲解过的内容进行操作,在学生能够操作后再讲解第二个内容。而在动手操作时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先让学生自己解决,若是问题有一点难度就可以让小组的成员发挥协作式学习进行分析解决。但是要是遇到的问题难度很大,学生自己在经过分析思考以及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后还是不能解决的话,老师就应该针对这类问题进行集体讲解。而且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时在小组间展开竞争,对表现好或是完成质量好的小组给予鼓励。比如,在进行 word的教学时 ,学生不仅要学会用 word文档进行编辑,还要学会在文档中插入图画、文本框、艺术字以及页眉、页脚等。但是在对这一部分的内容的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学生在听了讲解部分后的操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认为学生在操作的时候老师可以发给他们一些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设计海报。因为在设计海报的时候不仅会涉及到文档的编辑,也同时将上面所说到的插入内容也包括在内了,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发下资料后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要求小组中每个人都必须设计一份,然后将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提出来,在小组之间进行解决。若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可以提交给老师,老师在最后进行统一的讲解。最后老师应该将学生的设计收起来,再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分析,看看是否还有需要自己讲解的问题。而且在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分析后应该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与鼓励。

3 结语虽然分组协作式学习也存在这不足, 比如有的学生会利用分组的关系而不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但是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弥补了班级授课制先天不足的特性,有以下几个优点:(1)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与所学到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改善了教学效果;(2)大大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3)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 只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最大可能的发挥它的优势,而尽量去避免它的不足,教学质量一定可以得到改善。参考文献 [1] 冯敬益.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职称论文,2010(6):41~42. [2] 吴蕾.分组协作式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 实 践 [J].安 徽 警 官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 20076(5):81~ 82. [3] 孙键.面向课堂协作学习的分组专家系统研究[Z].2009:4~5. [4] 骆期裕 ,颜一鸣 .基于 Web的协作式学习分组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5(28):8090~ 8092.

相关文章链接:英语视听说教学在计算机辅助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