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输液室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门诊;护理;分析
急诊科是医院通向社会的窗口和前哨,是体现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部门。急诊科属于医院患者流动性大的科室。因此,自然而然的急诊科输液室也就成为门急诊患者提供治疗的主要场所之一。
我院为一所二级综合医院。急诊科不但担负着急诊急救工作,同时也承担着为所有门急诊患者输液的任务。经过统计,2008年我院门急诊输液量达到45 000人次左右。面对这相对于我院较大的输液数字同时也提醒我们对门急诊输液室的工作不容忽视,同样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因此,为确保我科的护理安全经过大家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实践和分析,总结出易造成工作中护理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1)患者对于输液环境不满,造成情绪易激惹或过于紧张、焦虑易怒,不能及时配合治疗。主要包括:对硬件条件不满意和环境整洁方面。(2)患者对自身病情不十分了解,对用药不清楚,也未做好输液准备。如空腹输液造成对某些胃肠道刺激的药物,不良反应加重。(3)陪护的家属过于急躁又不了解操作程序,对护理人员催促易发生护患纠纷。(4)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且无人陪伴的患者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速带来的后患。(6)护士未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对输液速度未合理调节造成患者的不适反应。如血管活性药物、含钾药物、高渗液等。(7)静脉输入需要皮试的药物后,间隔72 h未用而后又重新使用,未重做皮试。(8)操作时一次穿刺未成功引发的护患矛盾。(9)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私自将输液瓶拿到其他处输液,给护士观察带来不便,可能引发的后果。(10)外院带药存在的安全隐患。(11)输液患者不遵守输液时间引发的矛盾。(12)春季、秋冬季是输液的高峰期。就诊患者大量增多。出现忙乱现象。护士忙于工作同时忽略了与患者的沟通。(13)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配伍禁忌和查对制度。(14)输液完毕,拔针时护士未及时告知患者如何按压穿刺点,造成出血,患者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