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四步法”写好半命题作文(一)
详细内容
摘要:半命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介于话题作文和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既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学生适当的选择余地,也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价。同时,命题内容也丰富多彩,既可贴近学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也可启迪学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可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热点等等,丰富多样的命题,给学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半命题作文 四步法 教学
半命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介于话题作文和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既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学生适当的选择余地,也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价。同时,命题内容也丰富多彩,既可贴近学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也可启迪学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可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热点等等,丰富多样的命题,给学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进行半命题作文时存在很多问题,如自作主张,行文偏题;拟题俗套,重复雷同;拟题过大,难以下笔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尝试用“四步法”进行半命题作文教学,收到了很好效果。
第一步:仔细审题,辨清题意。半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有的题目前还有一段提示语,后面还有具体要求。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时对题目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出错。教师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在拿到题目后,先要深入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讲给……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即可。只要学生对题目认真进行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近自己的生活,都能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整。
第二步:准确补题,立意新颖。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教师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结合自我生活实际,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仔细推敲,补出好的题目。特别是在补题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落入俗套,力求新颖抓人。如“心中的……”这个题目,虽然很容易填,但是意味着标题雷同的概率比较高,很多同学可能会填“爱”、“理想”、“世界”等。针对这样的问题,补题时可以从既贴题,又彰显特色的角度思考。如《心中的那一抹阳光》、《心中的天平》等。这样在补题时稍加改变,表达的虽然仍是“爱”“理想”“世界”的含义,但表达的效果却完全不同,真正起到以题引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