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28例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的益气通痹汤,1~2剂/d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以益气通痹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中西医结合 气虚血淤 益气通痹汤
急性心肌梗塞为临床急、危、重病,且发病率逐年提高。近年来我院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自拟益气通痹汤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病例共52例。均为2000?04~2006?04在我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42岁~72岁,中位年龄55岁;病程30 min~3 d,平均16 h;合并高血压病者12例,糖尿病3例。对照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1~70岁,中位年龄54岁;合并高血压病者10例,糖尿病2例。两组患者在病程、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选病例皆符合急性心肌梗塞标准〔1〕。其中治疗组前间壁心肌梗塞5例,下壁心肌梗塞13例,广泛前壁梗塞8例,高侧壁梗塞1例,下后壁梗塞2例,合并心律失常12例,心源性休克5例。对照组前间壁心肌梗塞5例,下壁梗塞10例,广泛前壁梗塞5例,高侧壁梗塞2例,下后壁梗塞2例,合并心律失常9例,心源性休克3例。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皆告病重,绝对卧床休息,吸氧,镇静止痛。西药常规治疗:给予钾镁极化液、硝酸酯类静脉滴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常规应用,尽量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15 d为1个疗程。符合溶栓条件者〔2〕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于30 min内静脉滴注并配合低分子肝素钙7 500 u皮下注射,q 12 h。有并发症者给予对症治疗。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自拟益气通痹汤治疗。基本方药:黄芪30 g,麦冬15 g,五味子15 g,丹参15 g,赤芍15 g,葛根15 g,红花10 g,枳壳10 g,栝蒌皮15 g,玄胡10 g,益母草15 g,生山楂10 g,川芎10 g。加减:舌苔黄腻者,加大黄、全栝蒌;见汗出肢冷、脉微欲绝、阳气欲脱者,加参附龙牡汤;心动悸脉结代者,合用炙甘草汤。症状轻者1剂/d,病情重者2剂/d;煎浓汁350~450 ml,3~4次分服,15 d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