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计算机病毒
详细内容
摘 要:本文讨论了当前流行的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侵入系统的征兆,提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系统的途径,并给出了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系统;程序;
反病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一部科幻小说中,时间是1977年,作者是一位著名的美国科普作家.到了1983年,美国的另一位计算机安全专家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计算机病毒的可实现性.几年以后这一结论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在世界各地计算机病毒开始疯狂地泛滥和传播. 计算机病毒是能够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破坏数据的正确与完整性的一段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可执行的程序.就是这种专门搞破坏的病毒程序,一旦侵入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便藏身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源中繁殖并生存,通过系统数据共享途径进行传染,结果是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遇到了严重挑战,信息化社会面临严重威胁. 计算机机病毒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破坏力? 这是由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所决定的.计算机病毒有如下特点: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一个程序是不是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 一般而言,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再生机制, 只要一接触便会被传染,此后计算机病毒就会隐藏在一个原本正常的可执行文件中.当用户运行了这样一个被病毒感染的可执行文件,它就活跃起来,开始传染其它运行的程序.
如此循环往复, 传播扩散. 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系统或破坏数据的过程很难被人察觉,有些计算机病毒可以在几周或几月内进行传播和再生而不被人们发现.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触发条件,这个条件是由病毒编制者设定的;可以是某一时期、某一时间、某一个特定程序的运行或某程序的运行达到一定的次数等等.在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 一旦这个触发条件得到了满足,病毒就将突然发作,开始破坏,其结果则由病毒的性质而定.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计算机系统, 使系统资源受到损失,数据遭到破坏,计算机运行受到干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计算机系统遭到全面摧毁. 尽管计算机病毒有多种,但它们对计算机系统的攻击、破坏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感染和破坏计算机硬盘或软盘的引导扇区,改写Flash BIOS芯片中的系统程序. 感染系统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删除或更改软盘和硬盘中的文件.
计算机病毒是靠复制自身来传染的.计算机感染病毒或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计算机系统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用户可通过观察系统出现的症状,从中发现异常,以初步确定是否已经受到病毒的侵袭.
下列一些现象可作为监测病毒的参考:
1.程序的装入时间比平时长
2.磁盘的读写时间比平时长.
3.磁盘空间突然变小.
4.程序和数据神秘地丢失.
5.显示器上经常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或异常提示.
6.有规律地发现异常信息.
7.可执行文件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来路不明的隐藏文件.
8.打印速度变慢,打印异常字符.
9.系统上的设备不能使用,如系统不再承认 C盘等.
10.发生异常死机.
11.计算机喇叭发出异常声音.
当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出现上述症状时,就应该考虑到计算机病毒可能已经入侵了你的计算机系统,此时应该及时清除病毒. 当用户的计算机系统感染病毒后,有些可以手工处理.例如,如果硬盘的主引导纪录被病毒破坏了,可以使用命令FDISK/MBR来重新写入正确的主引导纪录.如果某个文件被病毒感染了,一个最极端的方法是干脆删除这个文件.但是,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最方便,最可靠的方法是使用反病毒软件来查杀病毒.
常用反病毒软件有多种,如KV300、瑞星、 KILL、SCAN等等.各种正版的反病毒软件都有使用方法的详细说明,用户可首先通过说明来了解使用方法,进而清除病毒.使用正版的反病毒软件清除病毒快速、准确,并且比较安全,一般不会对系统造成影响.但必须明确,任何一种反病毒软件都不可能识别和清除所有的计算机病毒.所以, 即使反病毒软件报告没有发现病毒,也不能肯定真的没有病毒.另外要及时升级反病毒软件,以保证其对新病毒能够识别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