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的疗效观察(一)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的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对我科从 2004 年至 2007 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 90 例采用一期脓肿根治术,其中高位脓肿配合挂线,大范围脓肿切开加对口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90 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治愈,无复发,未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肛周脓肿行一期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它能避免二次手术,缩短疗程,降低术后脓肿复发和肛瘘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疗效

肛周脓肿单纯切开引流多数不能一期治愈,往往需要二次手术治疗,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它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为探讨肛周脓肿一期根治的可行性,我们对 2004 年 - 2007 年收治的 90 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90 例,男性患者 60 例,女性患者 30 例,年龄在 18~65 岁,病程 3~28 d,平均 6 d,其中肛周皮下脓肿 48 例,括约肌间脓肿 25 例,坐骨直肠窝脓肿 5 例,直肠黏膜下脓肿 11 例,直肠后间隙脓肿 1 例。肛周皮下脓肿 48 例行一次性切开根治。直肠黏膜下脓肿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坐骨直肠窝脓肿及直肠后间隙脓肿行低位脓肿切开加对口引流,高位配合挂线治疗。

1.2 手术方法

1.2.1 脓肿一期切开根治术 90 例,术前清洁灌肠,行骶麻或局麻,麻醉显效后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其中低位脓肿的处理方法为:于肛周红肿区按压波动最明显处做一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深部脓肿采用弧形切口),切口原则为超过脓腔位置,确保内口的切开,切开后用血管钳彻底分离脓腔间隔,放出脓液,清理纤维化组织,将各个相邻脓腔之间的间隔去除形成隧道,以利于充分引流,先用 3% 的双氧水冲洗脓腔,后用 0.9%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右手持球头探针从切口处探入脓腔,左手食指肛内引导寻找内口,发现内口后将探针从肛内引出,沿探针剪开内口组织,修剪纤维化组织,内口两断端用 10 号丝线“8”字缝扎处理,凡士林纱条填塞脓腔,纱布塔形加压包扎。

1.2.2 对于感染范围较大的坐骨直肠窝脓肿和直肠后间隙脓肿,同前方法探查脓肿与内口关系后,在与内口同一方位脓肿顶端两侧行放射状梭形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排除脓液,用探针探出内口,并自内口至肛缘切开脓腔壁,以此为主灶切口,手指深入脓腔,沿脓腔走行方向钝性分离腔隙至脓腔的端点,并引导另一手执刀在端点相应部位作一与肛门呈放射状梭形切口,剪除皮肤及皮下组织,用中弯钳钝性分离切口至脓腔,两切口之间脓腔相通,表面有皮桥存在。若内口在肛门直肠环以上,则采用挂线方法处理内口。

1.2.3 直肠黏膜下脓肿采用低位切开高位黏膜紧线根治术。方法:将食指伸入肛内确认脓肿所在部位,于对应肛门缘旁 1~3 cm 做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止血钳钝性分离肌层至黏膜下脓腔,充分排脓后用探针探入寻找内口切开肛管皮肤及皮下组织,修剪切口以利引流,探针尾部系一橡皮线,从内口穿出,紧线打结,以线代刀,切割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