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一)
详细内容
摘要: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偏低,这是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这样的作文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就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论述了笔者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对策
作文教学既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历来为语文教师所重视,但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这也是绝大多数师生特别是农村中学师生共同的心声。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偏低,这是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这样的作文教学与我们的课改要求相差甚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无可否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问题
一是目的性不强,要求不高。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目标有总体要求,但教师对整个初中作文教学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目标,对各个年级学段没有一个明确的分步作文教学目标,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缺少周密的安排,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确。
二是作文教学随意性大,效果较差。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依附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课时紧,就大量挤占作文教学的时间,而教师为了完成作文的教学任务(直白地说是完成学校规定的作文篇数),就会很随意地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这样的作文教学,既没有合理的计划安排,也不会有认真的写作指导,也没有写作的针对性,更谈不上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照顾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征。作文的批改也不及时,批改的质量如何,作文怎样讲评或讲不讲评,这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公开秘密。由于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弹性空间太大,学生作文训练必然流于形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三是缺少检验作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由于作文是学生形象思维活动的结果,对它的评判完全在于教师的感觉,其检验手段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即使在中考或高考时,虽然有作文评分意见,但还是受到教师诸如情绪、心理、兴趣、爱好等主观影响,就是同一篇作文,教师在不同时间给出的分数也很难相同,甚至相差很大。中、高考的学生总希望自己的作文能与改卷教师对路,希望教师有一个好心情。作文缺少一个有效的检测手段,作文教学犹如雾里看花,为作文教学的“无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2.原因
当然,造成作文教学这样现状的原因很多,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
从学校层面来说,作文教学不受重视。语文教学在中学各科教学中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地位,语文不如数理化和英语那么容易出成绩,在社会普遍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办校质量的情况下,语文教学的不重视也就理所当然,作文课不上课表,泛化地存在于语文课程里,对作文教学的评价往往只从量方面来衡量,质方面难以操作,作文教学质量评估难以落到实处。教师也往往满足于写一写、改一改的现状,视阅读教学为当然重心所在,甚至占用作文时间以弥补课文讲读时的不足。
从师生的层面来说,存在“轻写作,重阅读”的思想倾向。课文精讲细讲,阅读训练繁多,阅读教学大量占用作文教学的时间,阅读教学轻松,教学资源丰富,只要动动手,到处都有;作文教学比较累,既无现成的教案,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批改,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两张皮”,不能形成教学的一体化,作文教学成了阅读教学的点缀。教师的计划中,也是阅读教案多,作文教案寥寥无几,即使有也是极其简单,每次作文训练的具体内容,每次具体内容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训练的先后步骤等,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思考与研究。作文课成了部分教师的偷懒课,作文指导乏力,作文批改不及时,甚至不批改,或用一个“阅”字加日期来打发学生的辛勤劳动,更不敢与学生共同作文,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反过来又影响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学生写作时,存在一种应付、被动,加上生活面狭窄,写作素材匮乏,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思维变得迟钝,语言表达生硬,写作能力停滞不前,综合素养难以提高。
从教材编写的层面来说,作文教学缺少应有的系统性,缺乏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新课标对作文教学虽有总的目标、要求,教材也有相应的综合性学习与写作,但是这些要求与内容过于笼统、宽泛,虽能给教师发挥的空间,但在作文教学实际中,大多教师完全凭感觉,很难操作,加大了教师处理教材的难度,有些内容也与农村的实际不符,如上网搜寻写作资料,这对城市学生要求而言很容易做到,但在大部分农村,有些学校无法上网,更何谈学生上网。
目前,我们的语文一直没有专门的作文教材,各学年段的写作目标不明确,写作知识也是零星地参杂在课文后面,写作是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糅杂在一起的,且单元课文与作文教学的联系不大。大部分教师把综合性学习等同于作文训练,其实,两者有共性,但差别还是很大的,如作文是学生个人的思维训练,综合性学习多是群体活动,重在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教材对作文教学的“冷”处理,一定程度上影响著作文教学。
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对策
作文教学如此不尽人意,要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
1.学校要重视语文教学,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是时间保证,把语文分成阅读课与写作课,写作课在课表上单列,教师按课表上课,该上作文课,就必须上作文课,学校便于管理,也能解决作文课被挤占的弊端。
二是加强作文教学的过程管理,规范作文教学行为,作文计划单独成册,计划要以课标为依据。对作文的批改,不仅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要求,加强作文的批改管理力度,重视作文教学的反馈,加强师生的沟通。